科学研究          
                                   
         
     
            ???点击数:171????更新时间:2013-2-25
主要研究成果二、论文
| 作 者 | 论文名称 | 发表刊物 | 发表日期 | 
| 王庆功 | 我国主要产棉区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5.3 | 
| 王庆功 | 中国农户投入行为偏差的原因及对策 | 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 1995.6 | 
| 王庆功 | 确保棉花生产稳定增长的战略对策 | 光明日报 | 1999.4.23 | 
| 王庆功 | 中国市场结构模式选择 | 东岳论丛 | 2002.1 | 
| 王庆功 | 我国农户农业投入行为分析 | 山东经济 | 1996.4 | 
| 王庆功 | 区际利益与棉花调拨制度改革 | 财贸经济 | 1996.6 | 
| 李纯英 | 农村城镇化应以乡镇为主还是以县镇为主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7.5 | 
| 李纯英 | 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作用 | 价格月刊 | 1998.2 | 
| 李纯英 | 借鉴国际劳动力转移的经验 | 经济纵横 | 1998.4 | 
| 李纯英 | 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指示与增加农业收入指示的关系 | 宏观经济管理 | 1998.4 | 
| 李纯英 | 论农村工业适当向县城集中 | 农业经济 | 1998.4 | 
| 李纯英 | 论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1998.4 | 
| 李纯英 | 城郊—乡企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好地方 | 农村经济 | 1998.5 | 
| 李纯英 | 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农产品市场保护 | 世界农业 | 1998.6 | 
| 李纯英 | 山东:富村强企兼并穷村弱村现象 | 经济论坛 | 1998.7 | 
| 李纯英 | 从世界经济看农产品边境保护的重要性 | 世界经济 | 1998.9 | 
| 李纯英 | 论乡镇企业集中与农村城镇化 | 经济纵横 | 2001.10 | 
| 李纯英 | 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探析 | 江西农业经济 | 2001.10 | 
| 李纯英 | 抓住农村城镇发展带来的机遇 | 农村经济 | 2001.10 | 
| 李纯英 | 国家投资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开辟增加农民收入新途径 | 经济问题 | 2001.12 | 
| 李纯英 | 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作用 | 价格月刊 | 1998.2 | 
| 李纯英 | 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作用 | 价格月刊 | 1998.2 | 
| 丁子信 | 我国平原农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 | 山东社会科学 | 1998.5 | 
| 丁子信 | 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 山东经济 | 1999.4 | 
| 丁子信 |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劳动就业的理论思考 | 经济问题 | 1999.6 | 
| 丁子信 | 银行利率风险及其规避 | 山东金融 | 1999.10 | 
| 丁子信 | 面对WTO政府应当做什么 | 山东社会科学 | 2002.1 | 
| 丁子信 | 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 
 | 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 | 1997 | 
| 丁子信 | 鲁西北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 经济研究参考 | 1996.11 | 
| 巨荣良 | 中国证券市场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分析 | 改革与战略 | 1998.6 | 
| 巨荣良 | 关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理性思考 | 改革与战略 | 1999.5 | 
| 巨荣良 | 对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辨证思考 | 经济问题 | 1999.9 | 
| 巨荣良 | 网络经济效应与产业组织特征 | 江淮论坛 | 2002.2 | 
| 巨荣良 | 试析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生产力研究 | 2002.3 | 
| 巨荣良 | 全球背景下世界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策 | 山东社会科学 | 2002.5 | 
| 巨荣良 | 美国反垄断政策取向及启示 | 经济纵横 | 2002.6 | 
| 巨荣良 | 试论我国居民储蓄—投资机制的转换 | 学习与探索 | 1997.5 | 
| 巨荣良 | 中国证券市场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分析 | 改革与战略 | 1998.6 | 
| 巨荣良 | 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融资机制转换 | 市场经济研究 | 1997.6 | 
| 巨荣良 | 建设居民投资学的设想 | 投资研究 | 1995.7 | 
| 宋士云 | 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险需求与模式选择 | 齐鲁学刊 | 2000.6 | 
| 宋士云 | 试论亚太货币合作及中国战略 | 世界经济 | 1995.11 | 
| 宋士云 | 1949-1978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透视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3.3 | 
| 宋士云 | 中国农村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模式选择 | 松辽学刊 | 2000.5 | 
| 宋士云 | 近代天津证券交易市场的兴起与消亡 | 南开经济研究 | 1995.1 | 
| 宋士云 | 我国新型商业银行运行现状与发展对策 | 贵州社会科学 | 1997.4 | 
| 宋士云 | 民国初期中国证券市场初探 | 史学月刊 | 1999.5 | 
| 宋士云 | 浅谈美国对冲基金的性质、特点和影响 | 银行与经济 | 1999.9 | 
| 宋士云 | 浅谈市场中介组织在我国的发展 | 山东经济发展战略 | 1996.7 | 
| 宋士云 |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股票市场 | 齐鲁学刊 | 1998.5 | 
| 杜传忠 | 资源倾斜配置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山东社会科学 | 1997.4 | 
| 杜传忠 |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山东经济 | 1997.5 | 
| 狄景山 | 国企职工下岗原因探析 | 发展论坛 | 2003.4 | 
| 狄景山 | 论马太效应对贫困地区的作用及对应措施 | 人文科学 | 2003.10 | 
| 肖炳兰 | 论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性视角 | 福建论坛 | 1999.11 | 
| 肖炳兰 | 论哈耶克计划经济存在基础的消解 | 经济评论 | 2000.4 | 
| 楚永生 | 政府供给界限的均衡分析 | 生产力研究 | 2001.5 | 
| 楚永生 | 对劳动价值论劳动内涵的层次性分析 | 生产力研究 | 2003.5 | 
| 楚永生 | 创新、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 | 聊城大学学报 | 2003.5 | 
| 马中东 | 我国制度变迁与市场结构演进分析 | 聊城大学学报 | 2003.8 | 
| 马中东 | 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分析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 2003.12 | 
| 公维才 | 农民负担、税费改革与农村小康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03.9 | 
| 王丙毅 | 经济人的演变及其启示 | 理论学刊 | 2003.6 | 
| 王传利 | 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技术障碍分析 | 经济问题 | 19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