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当代青年在乡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鼓励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月20日,学院2024级12班李梦琦等13名志愿者于古楼社区、渤海路街道西湖社区等七个社区开展“乡村振兴战鼓擂,青年担当焕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者深入研究当下的就业形式,查阅了大量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们从 SERVQUAL 量表和需求层次理论两个专业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并随机抽取 310 名山东省内大学生,围绕“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就业意愿和就业选择”展开详细调研,力求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返乡就业倾向。
在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与大学生、社区基层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志愿者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强大的号召作用,多数大学生内心深处都怀揣着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然而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实际情况却较为复杂,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返乡就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具体来看,低年级学生往往将目光聚焦于大城市丰富的资源、多样的文化生活以及众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而对返乡就业兴趣较低;而高年级学生在经历实习与就业压力后,对返乡就业的接受度有明显提升。
从与社区基层工作者的交流中,志愿者深入了解了社区方面在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等方面施行的相关措施,如与当地企业合作搭建就业平台、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指导等。但志愿者也了解到,大学生返乡就业依然面临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就业岗位的多样性不足等挑战,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
2024级12班志愿者李梦琦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对于青年一代的重要意义和殷切期望,“未来,志愿者们将带着这份使命感,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持续为乡村振兴发声发力,让乡村的明天愈发美好”。
(审核 刘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