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
首页» 学生工作» 学风建设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简介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9日     作者:商学院

一、大赛简介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 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承办高校为国内著名大学。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 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 2014年改革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两者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 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 等奖。

大挑有学历限制而小挑没有,大挑分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分开评审,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 而小挑最多可以报十人,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 章,而小挑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的章。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 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 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二、 大挑介绍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 ‘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 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 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竞赛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 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 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历经十余届, “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

  •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 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 著增强。
  •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 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 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 年五四奖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 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 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 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 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 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 加观摩和展示。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 径。

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 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6月1日起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 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 赛。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 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 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校团委2018年创青春工作概述

创青春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简称,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改革提升。 2013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专门致贺信,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 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 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作出了专门部署,指出了明确方向。为适应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共 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 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由浙江大学承办。“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作为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顶尖赛事,将进一步推动我校促进产学研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 干。我校高度重视,积极筹备,于2017年12月启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开展校级竞赛培育, 各学院积极发动、认真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经大赛初评、训练营培训、作品培育,于2018年3月举行了“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答辩展示会,评选出校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1项,优秀奖7项,确 定6项作品为校级孵化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并举办多场“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决赛冲刺培训会, 组织专业教师对参赛团队进行备赛指导!经过历时半年的紧张筹备、精心培育,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净芯环 保团队在“创青春”全国网络信息经济专项赛中喜获铜奖1项,在“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传 媒技术学院果然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获得金奖;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鼓动音律、计算机学院集富宝、机 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柒嘉科创有限公司获得银奖;农学院阿有肢兮、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自动树木刷白机装 置、化学化工学院净芯环保、化学化工学院新型环保原油降凝剂、商学院四叶草大学生兴趣类社团联盟、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E出行之智能行李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爱益站”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获得铜 奖,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奖,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大赛作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 重要平台,也将进一步推动全校学生积极响应新时代的青春集结号,积极培养自身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聊城大学

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情况安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引导我校大学生树立创造意 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我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挑战杯”竞赛,同时为2019年即将举办的第十六 届“挑战杯”全省、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做好优秀作品的选拔培育,现决定开展聊城大学第 十六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参赛资格

2019年6月1日以前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 竞赛时间

学院选拔赛于2018年11月底举行,校级选拔赛于2018年12月初举行,全省竞赛约2019年4月举行,全 国竞赛约2019年10月举行。

三、 竞赛作品内容

参赛作品申报分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1.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专科生参加):机械与控制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 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类(包括数学、物理、 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类(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 管理六个学科内#
  3.  科技发明制作类:包括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 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四、 竞赛作品要求

  1.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9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 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 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 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每个项目限报1名指导教师

o

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I#*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 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U

  1.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 (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专科生参加),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 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在选题上要关注现实、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 创造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份社会调查报告应在15000字以内,每篇学术论文应在8000字以内。哲 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 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3. 鼓励申报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

五、 注意事项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1.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 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2.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3.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4.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六、日程安排

1•宣传发动201810月10日一2018年11月4曰)

各学院要积极宣传发动师生参与竞赛,积极承办“挑战杯”训练营并引导学生参加各项培训活动,认 真组织学习解读“挑战杯”相关《竞赛章程》(附件1)、《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附件2) 《竞赛评审规则》(附件3)等材料,通过训练营、宣讲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扩大“挑战杯”竞赛的覆盖 面、吸引力、参与度。

2•院级初赛201811月5日一2018年11月30曰)

本阶段分为作品申报和院级初赛两个阶段。作品申报阶段,参赛学生须认真完成作品,并填写《竞赛 作品报名表》(附件5)和《申报书》(附件6),制作竞赛答辩ppt各学院团委汇总参赛学生作品。

院级初赛按竞赛类别分组,由学院组织,可采用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形式遴选出优秀作品,并列好 推荐顺序,具体工作安排见《院级初赛安排》(附件8),院级初赛须11月30日前完成&

院级初赛完成后,各学院团委填写《竞赛作品推荐统计汇总表》(见附件7),及学生《竞赛作品报名 表》(附件5)和《申报书》(附件6),电子版于11月30曰前发送至校团委邮箱tuanwe1@lcu.com,纸 质版盖章后报送至校团委209室;

3•校级决赛 2018年12月1日—2018年12月10曰)

各学院团委将院级初赛选拔优秀作品报送至校团委,校团委将遴选出一批优秀项目进入校级决赛阶 段,校级决赛采用综合展示、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形式进行,校团委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对作品进行现场 评审及指导,各参赛学生和团队须提前准备答辩PPT作品介绍视频以及作品介绍海报作为展示素材,决赛 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4•立项培育201812月11日一2019年4月)

本阶段将依据校级决赛情况确定重点培育项目,根据《聊城大学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 赛” “英语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试行)》(聊大校发[2017]24号文件),对于完成立项培育任务的团 队,划拨培育经费,学校将邀请校内外有指导经验的专家对参赛作品及团队进行培训,积极做好省赛国赛 的准备。

5.省级、国家级竞赛20194月一2019年10月)

学校将按照全国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相关要求,做好参赛的组织工作, 及时报送优秀作品参加省赛、国赛ci

比赛结束后,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获奖团队、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等进行表彰奖励。

聊城大学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

管理与奖励办法

(聊大校发[2017]24号文件)

为提升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积极 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以下简称“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赛” “英语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营造科研和实践竞赛育人的良 好氛围,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 组织机构

(一) 学校成立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赛” “英语竞赛”领导小组,主管教学和学生工 作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任副组长,数学科学学院、大学外 语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大赛的全面组织协调工作3

(二)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数学科学学院、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分别负责“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赛 ” “英语竞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三) 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对大赛的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进行审核,并向领导小组组长审批;负责对获奖 作品、获奖单位和奖励学生进行认定,并将认定结果报教务处,g

(四)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负责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表彰。

(五) 教务处负责对获奖单位教学工作业绩点、指导教师的奖励进行审核,并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批。

二、 组织实施

(一) 校团委、数学科学学院、大学外语教育学院根据“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赛”赛事的要求,针 对参赛资格、参赛作品要求、赛事曰程安排等内容,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 各学院要制定“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赛” “英语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年度工作计 划、年度经费预算、实施细则,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建立指导教师的管理与激励政策,采 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引导教师关注和投入到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对本学院项目的指导和服务,为 项目的开展提供经费、设备和实验场地等条件支持。

(三) 学校建立“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赛” “英语竞赛”项目孵化机制并给予专项资助。专项资助 分为项目资助和教师补贴。项目资助经费、教师补贴从学校专项经费中列支,专项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 在每届竞赛前一年的11--12月份开展校级选拔赛,遴选出校级重点孵化项目,给予重点培育s “挑战杯” 科技发明制作类每项资助2万元,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和学术论文每项资助5000元;“数学建模竞赛”校级孵化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给予校级孵化项目指导教师补 贴2000元/项,计32学时教学工作量。“英语竞赛”孵化项目的专项经费、教师补贴、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 由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参照本规定制订相应办法,经费自筹。

> 奖励办法

(一)“挑战杯” “数学建模竞赛”奖励办法

  1. 在省级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生(团队6000元;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生 (团队)5000元;获得二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生(团队)4000元;获得三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生(团 队)3000元。
  2. 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生(团队30000元;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 生(团队20000元;获得二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生(团队)10000元;获得三等奖的作品,奖励获奖学生 (团队)7000元。
  3. 同一项目在不同竞赛中获奖或先后获校级、省级、国家级奖励的,只按最高等级奖励一次,不重复 奖励。

4•对获奖作品指导教师的奖励,按照《聊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高层次奖励办法(试行)》(聊大校发 〈2014>107号)文件执行;对获奖项目所在单位教学工作业绩的计算办法,按照《聊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业 绩考核办法(试行)》(聊大校发<2013>63号)文件执行?其中对获特等奖作品指导教师的奖励经费、学 院教学工作业绩点的核算按一等奖的1.5倍计算。

5.授予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的学生“聊城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授予相应指导教师“聊城大 学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授予学在学院“聊城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其他事项

(一) 各相关单位要以竞赛活动为契机,把组织竞赛作为贴近学生实际、加强素质教育和服务学生创 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积极争取支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u

(二)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创新创业学院等相关单位要利用新媒体平台、网站、报刊、宣传牌(栏 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往届获奖个人和优秀作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活动氛围。同时,各学院要 认真组织,精心选拔、严格把关,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方面有潜力、有特长的青年 学生,为他们的成才和发展搭建有效平台。

(三) 各学院要组织院级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公正、科学的审核,全面做好优秀作品的 选拔及推荐工作。各类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或对他人受国家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构成侵害, 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将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

(四) 本办法由教务处、校团委负责解释Ci

(五)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学科竞赛执行《聊城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聊大校发〈2014>103号)文件规定。学校原有其他规定与本办法内容有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tiaozhanbei.net/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chuangqingchun.net/

聊城大学挑战杯项目平台qq群号: 638516675

联系电话:0635-(8239775,8239403,8239225)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聊城大学东校区1#教学楼
邮政编码:252059
Copyright © 2022 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某ICP备000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