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
商学院(质量学院)王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为人师者,不只是教书识字,更应教导求学者追求人生真理;为学者,不应只是读书,更应学习人生之道,涵养真善美的人格。来到聊城大学任教的14个年头,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又到了开学季,每一位学生都是怀揣着梦想,承载着家庭的殷切希望走入聊城大学校园的。学在聊大,奠基人生,每个不同岗位上的聊大人都在为成就聊大学子的精彩人生而努力工作着。作为一线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和学生接触最直接的一个岗位,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我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怎样用自己的课堂教书育人,服务于学生的成才之路是值得每位教师用心思考的问题。
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仅要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实现价值的引领。然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现能力的培养以及价值的引领。要做到润物无声,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去思考自己讲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的职业选择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怎样的关联?如何激活这种关联?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中有没有合适的教学素材?事实上,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去发掘课程中的育人素材,提升育人功能。
《金融学》中,期权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以学生熟悉的天猫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作为引入,分析这种服务的实质并对比外贸企业对外汇交易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期权的实质。同时,我还发现期权的原理也包含着很好的思政内容:选择权的获得要以一笔期权费为代价。于是,在课堂上我会发问“同学们将来是否希望在就业、生活等方面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期权的原理告诉我们:要想获得选择权,就必须支付期权费。大家想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权,那是否开始支付期权费了呢?这笔期权费具体又是指什么呢?”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很快回答我的问题,但是从大家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是受到触动的。这也许就是我想要的润物无声的效果。
通过换位思考,从学生的所思所想中去挖掘教学素材,完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活中我不仅会在热点新闻中挖掘素材,也会去关注学生喜欢的自媒体和热门综艺,进而思考它与课程有可能产生的关联?它对学生的价值观有怎样的影响?如何在课程中予以引导?
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精心准备每一次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敬畏,也是对学生的负责和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