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商学院(质量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学术科研部承办的研究生学术沙龙第24期在学院712室举行,2023级会计研究生刘越、葛冉冉、王欣茹、李晓羽围绕企业绩效作论文分享,学术科研部工作人员母亚楠担任主持人,学院2023级、2024级全体会计研究生参会。
刘越在《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酷特智能》的案例分享中以酷特智能为样本,解析了酷特智能从传统服装企业向 C2M 个性化定制模式的转型路径,并阐释了酷特智能通过订单驱动的大规模定制、多元化盈利模式(服装 + 咨询 + 租赁等)实现资源获取、能力提升与价值创造的机制。她指出,酷特智能技术、业务、管理等商业模式的创新显著提升了现金流量比率、存货周转率和毛利率等关键指标,通过技术、业务与管理协同变革的商业模式创新需,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范本。
葛冉冉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路径》的论文分享中,深入剖析了现行国企绩效考核存在的指标与战略脱节、忽视岗位差异、考核模式单一等核心问题,基于 SMART 原则的战略协同设计方案,她提出了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衡量的具体任务,并引入 360 度反馈与 OKR 工具融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并结合某央企实践案例,展示了动态目标调整机制在应对市场变化中的有效性,以及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在考核创新中的应用前景,为国企绩效改革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李晓羽在《基于EVA的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以吉利汽车为例》的论文分享中,探讨了传统财务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她指出,净利润指标因忽视股权资本成本和数据易操纵性,难以真实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通过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模型,李晓羽详细演示了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过程,并对比分析吉利汽车 2019-2023 年的 EVA 与净利润数据,发现EVA 能更敏锐揭示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建议企业采用 EVA 指标优化财务监管制度、建立激励体系,为汽车行业财务绩效评价提供了新视角。
王欣茹在《社交电商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论文分享中,通过研究社交电商商业模式,以拼多多为例分析其市场定位与运营逻辑。她指出,社交电商通过社交裂变、低价策略和即时消费设计(如无购物车模式)激活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和 GMV 增长显著,尽管拼多多短期因高营销投入处于亏损状态,但其获客成本优势和托宾 Q 值表现凸显市场对其长期潜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王欣茹探讨了用户隐私保护、费用结构优化等行业挑战,提出供应链优化、数据资产 monetization 等建议,为电商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次学术沙龙聚焦企业管理前沿问题,通过多行业案例分析与理论创新结合,从国企改革到新兴电商、从传统制造到汽车行业的多元化研究,为同学们提供了绩效优化、财务评价、商业模式设计等领域的新思路,有效拓宽了与会学生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提升了同学们将理论工具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与研究实践能力。
(审核 刘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