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大智移云物”新时代,各行各业亟需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财税行业的新型会计人才。“智能财税”微专业依托聊城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及本科专业,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升级教学资源配置,培养学生深度掌握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财税应用能力;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创新应用水平。通过本专业培养能具备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证书能力,毕业后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财务会计、财税咨询、大数据会计业务处理、大数据税务、会计人工智能处理应用等工作。
培养目标
培养满足智能时代经济社会对会计数据分析和会计管理决策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和技术能力,掌握财务会计、数据统计、经济管理、法律制度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具有大数据分析和会计管理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工作的智慧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智能财税”微专业构建了“2+2+1”课程体系(如下所示),该课程体系以2门基础课、2门核心课和1门实践课程为主要框架。
智能会计基础 32学时 2学分
智能财税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减少程序化、重复性的业务内容,强化非程序化的业务能力培养,能够让学生掌握智能财税时代所必需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管理手段有所理解,使得自身的知识技能等的提升与企业用人的发展保持一致。
智能税务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介绍我国税收制度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业务处理,同时实操企业财务在涉税业务中的具体操作,帮助学时了解我国税收体制及企业纳税业务处理,同时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高办税效率。
经济法基础 32学时 2学分
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重点讲授与市场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经济法基本概念、原则及核心法律制度;理解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等重要领域规则,培养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经济纠纷的能力。
大数据财务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引入大数据分析、智能会计信息化平台,训练学生使用当前通用的大数据工具,完成企业管理能力分析、销售分析、费用分析、企业资金预测和基于常用的财务数据模型的经营决策分析。
业财税一体化应用实训 48学时 3学分
课程为了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背景下企业转型对财会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启迪、开智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数智时代下财会相关知识及财务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能等。
教学安排
本微专业项目授课方式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每学期安排2-4个学分的课程。教师线下教室教学与线上使用远程直播互动教室或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授课相结合,同时借助我校课程中心平台和中国大学慕课等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实际项目采用线上/线下指导,及相关交流或实践活动。
缴纳学费
微专业收费按照我校相关规定,根据学分收取。本微专业修读总学分为13学分,每学分收费标准100元/学分。
学制、成绩及证书
微专业课程修读时间为三学期。成绩单独管理,不计入主修专业成绩单。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我校颁发的“智能财税”微专业证书。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招生对象及要求
该微专业面向聊城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全日制各专业(会计学专业除外)本科生招生,首期招生人数在40人左右。为确保选拔出对财会税务领域学习有兴趣或有志在将来从事智能财税领域工作、综合素质高、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并学有余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本微专业建立了完整的生源选拔、面试考核、评估、筛选机制。
班级管理
为选修微专业的学生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
报名方法及选拔方式
根据教务处的统一要求进行网络报名。同时学生需要于2025年10月25日24:00前发送申请材料(报名表、成绩单、个人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材料)至邮箱andyzhang3@126.com (邮件以“姓名+学院+智能财税微专业”命名)。对材料初审通过的同学,按照一定比例组织面试,综合面试结果和学生的学分绩点,择优确定微专业录取入选名单。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 13863500599
联系邮箱:andyzhang3@126.com
(审核 张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