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资讯中心» 学院动态

寒假社会实践:鲁西年俗文化内涵与振兴作用及创新传承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7日     作者:刘亦雯 付晓晗 吴寒

  

  为深入挖掘鲁西地区年俗文化内涵,助力传统节日文化创新性发展,2月10日,商学院(质量学院)2024级刘亦雯、肖富潆等10名志愿者赴聊城市九州洼月季公园开展"寻访传统年文化 谱写传承新篇章——新时代家乡年俗文化创新传承路径探究"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者综合运用社交媒体传播、线上问卷调研与线下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收集鲁西地区民众对春节习俗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及创新诉求等关键数据。为确保调研效度,团队构建了包含传统年俗知识、文化变迁感知、创新期待值等维度的结构化访谈方案,在古城区、社区活动中心等文化场域开展面对面调研,细致记录受访者关于祭灶神、蒸花馍、贴门笺等特色年俗的鲜活记忆与文化传承见解。除此之外,为全景式把握年文化传承现状,志愿者选取非遗传承人、民俗学者及三代同堂家庭等典型群体进行深度访谈,系统梳理出文化符号解读断层、代际传播链条弱化、节庆仪式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通过扩展跨年龄、跨职业的千人级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验证了传统年俗认知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的量化结论,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调研期间,团队特别设置文化体验环节,在月季公园非遗展区研习东昌木版年画拓印技艺,参与鲁西剪纸工作坊,实地观摩省级非遗"阳谷寿张黄河夯号"展演,切身感受传统年俗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与艺术价值。基于田野调查发现,志愿者从符号学传播视角切入,提出构建"数字记忆库+沉浸式体验+文创IP开发"三维创新体系,建议通过AR技术复原传统祭仪场景、设计生肖主题数字藏品、打造年俗研学路线等具体方案,形成万余字的调研报告。

  2024级5班刘亦雯表示:"这次调研让我重新发现了年俗中蕴藏的文化密码。那些承载着家族记忆的仪式规程、凝结着先民智慧的节庆符号,正是乡村振兴中最珍贵的文化基因,需要我们以当代语言进行创新转译。"

  (审核 刘聪睿)

联系电话:0635-(8239775,8239403,8239225)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聊城大学东校区1#教学楼
邮政编码:252059
Copyright © 2022 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某ICP备000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