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资讯中心» 学院动态

寒假社会实践:预制餐饮进厨房,安全到底何处防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     作者:梁德屹 杜焕瑜 孙浩恩

  

  为保障新兴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完善预制菜质量安全体系,2月9日,商学院(质量学院)2023级3班梁德屹、吴沈迎等10名志愿者于绍兴市诸暨市、鞍山市千山区、聊城市东昌府区三地开展“预制餐饮进厨房,安全到底何处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为确认预制菜中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能否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志愿者积极采用“双轨调研法”,在线上抓取三大外卖平台预制菜消费评论2.1万条,运用NLP技术识别出“包装漏气“口感偏差”“标签模糊”等高频问题;在线下通过分层抽样法,对东昌府区42家餐饮企业后厨开展实地考察,重点检测原料采购台账、冷链存储达标率、添加剂使用合规性等关键指标。在诸暨市餐饮集中区,志愿者运用HACCP体系原理,全程跟踪10款畅销预制菜生产流程,发现28%企业存在解冻区与加工区交叉污染风险;千山区调研显示采用可降解包装企业仅占37%,且43%的冷链运输温度波动±2℃阈值。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广大消费者对预制餐饮的接受程度以及对预制餐饮的评判标准,志愿者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顾客反馈。据调研,消费者对预制菜食品安全信任度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认为标准化生产更安全,但近半数受访者担忧添加剂过量或标签信息不透明。此外,35%的消费者表示会优先选择明确标注“无添加”或“短保质期”的预制产品。

  基于调研发现,志愿者提出了“三维质量保障体系”,即生产维度建议建立“原料溯源区块链+智能温控系统”;监管维度设计“红黄蓝”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添加剂动态白名单;消费维度推行“阳光厨房”可视化系统,开发“扫码知鲜”质量溯源小程序。同时,志愿者还特别制定了包含5S现场管理、PDCA循环改进等工具在内的《预制菜企业质量管理20条实操手册》。

  2023级3班梁德屹表示,“当用专业检测设备揭开幕后生产真相时,我深刻体会到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这次调研不仅验证了课堂上的HACCP理论,更让我们看到标准化与人性化平衡的重要性”。

  (审核 刘聪睿)

联系电话:0635-(8239775,8239403,8239225)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聊城大学东校区1#教学楼
邮政编码:252059
Copyright © 2022 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某ICP备00000000-1号